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办公室
 学校主页 | 本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工作动态 | 规章制度 | 参考信息 | 校情统计 | 常用下载 
现在是:
热点文章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参考信息>>他山之石>>正文
 
西南大学创新平台载体精准扶贫
2016-06-17 09:54   西南大学

 

落实对口支援工作。自2007年对口支援西藏大学、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来,组织和引导教职工积极参与对口支援工作,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帮助受援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等方面献计出力。

开展教育培训。依托32个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涵盖民族团结、师资教育、技能培训等综合功能的同心服务基地,组织专家教授以服务学生成长、促进教育发展等为主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专业培训、义务支教、援建中小学等活动。持续实施“农村教育烛光行动”,赴重庆市潼南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四川省广安市等地义务支教、培训农村师资。积极参与重庆市武陵山区扶贫,举办致富带头人和农业技术人员技能提升培训。

助推农业科技产业发展。自2003年以来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共同建设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助推该县实现黄连、长毛兔、莼菜三大产业生产规模迅速发展,形成产学研有效结合、科技扶贫农民增收的“石柱模式”。广大教师积极参与20个省区市60个县市区的校地合作项目,充分发挥畜牧、水产、农科药学等专业优势,推动当地科技脱贫、产业致富,打造了“党外专家大院”、“晚霞”专家团等品牌,实现了“示范几户、带动一村,示范一村、带动一镇”的良好效应。

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重点打造、联合调研、协同攻关等方式,围绕城乡统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课题深入调研、集中攻关,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规划和咨询。重视“社情民意直报点”建设工作,大力培育信息员队伍,积极搜集和报送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方面的社情民意,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2008年以来先后报送社情民意500余份,《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建议》《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建议》等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和重视。

 

 

 

 

上一条:山东大学多举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下一条:江南大学着力加强学院文化建设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反馈留言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