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办公室
 学校主页 | 本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工作动态 | 规章制度 | 参考信息 | 校情统计 | 常用下载 | 巡察审计 
现在是:
热点文章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参考信息>>高教动态>>正文
 
给校长“扩权”就是为他们松绑
2015-03-03 17:03   中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校长自主办学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守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国家法律法规,就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第二,围绕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立德树人,就是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人;第三,建立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大力弘扬师爱教育,让家长和社区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接受社会的监督;第四,达到共治的境界,最终学校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共同治理的美好境界。  

车站里、路途上、会场中、上传下达、迎检迎评,在与中小学校长联系的过程中,中国教育报记者发现,校长们大多行色匆匆,几乎没有一个不喊“忙”的。但是,这些“忙”,都是学校发展必需的吗?  

眼下,围绕给校长减负,社会上已形成共识,就是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怎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校长干校长应该干的事?对此,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了中小学校长、教育局局长和专家。  

“被迫忙”加剧校长无价值感

记者:当前,许多校长都在喊“忙”,但他们在忙些什么呢?这些忙是否都对学校的发展有益?  

柯中明:不同学校的校长,忙的内容和忙的节奏都会不同。有的校长在忙创特色、出品牌;有的校长在忙培根固本、打基础、抓常规,甚至在为学校基本办学经费而奔波。在忙的境界上,有的校长能做到忙中偷闲、忙而不乱;有的则手足无措、晕头转向。校长应该是有意义的真忙,而不是左冲右突的瞎忙,更不应该是吆喝掩饰的假忙!  

常生龙:在当下的校长群体中,有不少校长每天忙忙碌碌,总有干不完的事情。很多校长的忙,就忙在总是在低水平上做一些重复别人的、但自己还以为是很有创意的事情。有些校长忙,还常与自己不相信别人、事必躬亲有关。学校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很担心哪个环节疏忽了,会给学校带来不良的后果。还有些校长的忙,是因为学校的“婆婆”太多,除教育局外,还有街道、居委会、各个部门,几乎都与学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都可能有事让学校来干。这三种忙,对学校的发展大都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记者:校长“瞎忙”是否与其角色定位不清和自主权不够有关?  

张新平:只要是想做胜任的和称职的校长,要想不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给校长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校长们才感到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了。  

当然,有些校长喊“忙”,可能是另有意图。他们或许是在提醒人们要更多地理解校长工作的不易,或在善意地提醒校长们,工作一定要有所节制,否则可能影响身心健康;工作一定要留有“余地”和“空白”,否则就可能侵占校长的反思空间,阻碍校长专业能力成长。  

校长工作确实很忙,但一定要忙得有目的、有意义。在形形色色的繁忙之中,有一种“忙”可能加剧了校长的无价值感,需要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这就是“被迫的忙”。这种忙大多是由上级机关安排的,因而也可称之为被安排的“忙”。校长对于这种忙,常常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感,是迫不得已的和被操纵的。这种被迫的忙,有时也可能是被现实社会中的世俗人情所绑架,是为了面子和搭建“关系”而形成的一种交易性行为。这种“被迫的忙”,通常会令校长们感到工作忙乱而无意义。  

厘清哪些是该做的事

记者:在办学治校的过程中,校长的核心角色是什么?  

柯中明:校长的核心角色有很多,我最看重的是校长对学生健康成长担负的重要角色,因为这一角色需要的外在支撑最少,受外在的制约也是最少的。  

我做校长十几年来,之所以较为成功,与地方政府立法保学、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减少干预、教育督导机构的科学评价密切相关。这三个方面是我依法办学的基本保障,能让我按照学校发展的规律办学,能让我一心一意地安静办学,能鼓励我饱含激情地潜心办学。  

常生龙:从世界各地对校长这一岗位的定位来看,校长的核心角色大体有三个,即教育者、领导者、管理者。在校长的三种职业角色中,最为基础的角色是管理者,最为重要的角色是教育者。当教育者、领导者、管理者合三为一的时候,一个优秀的校长也就脱颖而出了。  

记者:校长该怎样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使自己忙得主动而有意义?  

张新平:校长要忙而不乱,忙得主动和有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重新审视他们自身的角色定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面对重构教育和学校的任务,校长的角色已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而应发挥更广泛的政治建设作用、社会文化作用、规则制定作用以及学校外部关系重塑的作用。  

许多校长工作之所以忙乱,是因为误入了一种“问题诊断解决者”的角色定位。这种角色定位使得校长在具体事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而难以自拔。校长们在查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远比待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校长工作于是也越来越忙,也由此变得越来越茫然。  

抱持“问题诊断解决者”角色定位的校长,在日常工作中大都养成了查找教育教学错误、不足的工作习惯,总在不断地检讨工作中的缺失,以为校长的责任、能力根本体现在对问题的查找与解决上。“问题诊断解决者”的角色定位之所以能获得许多校长的支持和推崇,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科学范式的规训使然、现代政治话语的怂恿结果、商业成功的典型利诱。这种基于缺失和以问题为本的问题诊断解决者定位,最可能导致一种整体上的失望情绪,造成人际关系的崩溃和想象力的萎缩。美国学者弗兰克·巴雷特和荣·弗莱认为,问题解决模式在社会工作中很容易造成断裂、漠视可能性、缺陷预言的自我实现、过度依赖专家和科层制、疲于应付和短视等弊端。  

学校是一种旨在增进学习者成功的面向未来的组织,学校教育的奥秘集中体现在增进学习者的信心和开发学习者的潜能这一要点上,我以为,当代校长的核心角色应从“问题诊断解决者”,转移到做一位“欣赏型管理领导者”上来。只有成为欣赏型管理领导者,校长才能从繁忙中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将“被动的忙”转换成“主动的忙”。  

需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

记者:校长要想“忙到点子上”,必须认清并扮演好自己的核心角色。而做到这些,是否需要进一步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  

张新平:校长工作之所以忙乱,除校长自身的角色定位出了问题外,也与体制机制上校长缺乏办学自主权密切相关。要根本解决校长工作的忙乱问题,就要切实落实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前面提到的校长“被动的忙”,就主要源自于上级领导部门的干预、包办,源自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过程中的越位、错位。因此,明确校长办学自主权的内涵、性质等,就显得很紧迫和必要了。  

杨骞:在学校管理的现实中,校长承担着无限的责任,安全、管理、校本教研等,校长都是第一责任人。按照“权责对等原则”,校长既然承担着学校法人代表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就应该拥有相应的权力和权利。  

柯中明:落实和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立德树人和现代学校建设的需要。  

常生龙:当前,促进现代学校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从教育行政部门看,就是要改变过去政府是“大校长”的角色定位,给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从学校层面看,就是要尽快提升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通过章程、制度等的建设与实施,形成学校的教育风格、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从社会的角度看,就是要明确家长和社区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要共同承担起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重任。这三个切入点,都指向一个共同点,就是学校的自主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因。  

记者: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主要有哪些?哪些办学自主权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  

柯中明:校长的办学自主权,首先应该是具有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其次是教师的聘用权,再其次是对教师的奖惩权。其中,最难落实的是教师的聘用权和对教师的奖惩权。从表面上看,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理应拥有对教师的聘任权和对教师的奖惩权。但是实际上,这两个权力感觉如云如雾,抓不住!  

常生龙: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其实就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主要包括:依据学校章程和制度自主管理学校;在符合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办学目标、学校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有课程设置的自主权,通过课程建设和实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办出学校的特色和水平;有招聘教师的自主权,能够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聘用教职员工;有办学经费的自主权,依据学校发展的实际制定办学经费特别是教师绩效的奖励方案;有促进家长、社区参与教育的自主权。上述的这些自主权,有不少在当下的学校中还没有落实到位。  

李雯: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校享有管理人、财、物、各项活动以及学校常规运行的各项权力。就办学实践而言,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体现在学校办学实践的方方面面。它既表现为行政权力,学校借助这种行政权力维持和推进学校组织的运转;也表现为业务权力或者学术权力,学校借助这种业务权力或者学术权力维持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我国中小学和校长的行政权力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在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权力;而业务权力或学术权力相对比较小,比如课程领导权。  

“扩权”不会让权力膨胀

记者:许多人会有这样的担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会不会使校长权力膨胀?  

杨骞: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办学自主权应该是校长负责制的重要体现。如果遵照“权责对等原则”,实行问责制,则可以规避校长权力过大和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另外,应严把校长遴选关,“公开竞聘”是选拔优秀校长较好的方式,“聘任制(而不是任免制)”和“职级制(而不是行政级别)”是选聘校长较好的两项制度。  

李雯: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应放在当前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促进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改革实践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和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是依法治理学校的综合体系,依法治理学校的关键是管办评分离。管办评分离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主体建立教育的治理体系。具体讲,就是政府层面的教育管理要从靠行政化管理转向依法治理,学校层面的教育管理要从行政化管理向依法办学转变,社会层面的教育评价要由专业化评价机构独立开展。  

记者: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是否需要对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进行限制?  

张新平:学校办学自主权是指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在遵循国家教育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基础上,所拥有的适当的招生权、教学权、科研开发权、财产权等权力。学校办学自主权并不是完全的自主权,而是一种受限制的自主权。  

学校办学自主权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激发学校组织发展潜力、实现学校优质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前提条件。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学校的干预往往过度,使得学校无所适从。一些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将学校管得太紧太死,大到学校的班级建制、学校规模,小到学校教学楼的朝向问题也要“官大一级”说了算, 校长只有服从的份。正因如此,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一是要减少干预,扩大中小学校长的决策权;二是要排除干扰,扩大学校的经费管理权;三是要多方挖潜,扩大学校的招生权;四是要优化结构,扩大学校自身的人事调配权。  

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本质上是一种集体协作共事的权力和能力,是学校办学自主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长的办学自主权,主要是通过邀请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培育学校特色文化、推动学校课程教学、激发学校管理活力而得以培育和实现的,它并不简单地表现为校长在学校人、财、物、事等方面所拥有的固化的处置权、奖赏权和惩罚权。  

自主办学不是自由办学

记者:自主办学不是自由办学,怎样提高校长依法办学、依教育规律办学的能力?  

柯中明:很多人把自主办学理解成自由办学,这是非常错误的!学校的办学不是校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是教师想咋干就咋干,不是家长说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学校自主办学是建立在依法办学、依规办学的基础上的。校长自主办学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守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国家法律法规,就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第二,围绕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立德树人,就是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人;第三,建立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大力弘扬师爱教育,让家长和社区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接受社会的监督;第四,达到共治的境界,最终学校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共同治理的美好境界。  

李雯:可以从两个视角提高学校的自主办学能力,一个是规范管理,另一个是专业支持。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基于教育法规、理论规律和实践需要建立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各种专业标准;二是建立和落实问责制度,把校长依法自主办学和绩效问责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政府部门可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为学校持续提供深化教育改革所需要的各种学术服务;四是推进学校内部民主管理,依托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平台,促进学校领导班子民主管理、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建立和谐的家校伙伴关系;五是加强校长的专业能力建设,通过校长培训项目、学校自主办学实践探索的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提升学校自主办学能力。  

记者:在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情况下,如何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  

杨骞:究其办学自主权的核心与关键,就是如何处理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良好的愿望,常常举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如学生英文类比赛等)或教师活动(如教师合唱等),由于政府自己没有教师,所以必须从学校抽调教师,在很多时候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此,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从具体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法监管、提供服务,依法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常生龙:逐步实施管办评分离,其实就是要让政府、学校、教育督导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界限,各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别人的事,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去干涉。今天教育的很多问题,与界限不清是有很大关系的。为了促进学校自主发展,虹口区教育局给自己的定位是:一是引领,二是监督,三是服务。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关键就是明确各自的辖区和边界,不要手伸得太长,不能越俎代庖。  

记者:校长该如何加强民主管理,用好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杨骞:学校内部治理是共治主体依据规则开展的教育管理活动,涉及管理的多主体、多因素、多环节:多主体包括学校、社会组织,以及教师、学生、家长等公民个体;多因素包括发展规划、课程管理、教学管理、经费管理、人员管理、质量保障、质量评价等多项管理内容;多环节包括计划、决策、执行、控制等多个管理环节。在学校内部治理的情况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如何实现?这又产生了新的困难和问题。  

常生龙: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核心是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从学校内部,积极推进学校章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学校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促进学校特色的建设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在学校和社区的关系上,积极推进家校互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积极推进学校理事会建设,让社会贤达、教育专家、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和教师代表参与其中,共同担负起学校发展的历史重任。  

 

 

 

 

上一条: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
下一条:王嘉毅在2015年全省教育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的报告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反馈留言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201号